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双碳”三年效果显著 市场活力激发绿色动力

发布日期:2023-09-25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数:2117    分享到:

      9月22日,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三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有序替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站在新起点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将重启,全国碳市场有望扩围,我国“双碳”经济再添“绿色动力”。
      过去三年,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成效显著。全国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3.3亿千瓦增长到13.8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目前的91.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表示,近年来,我国充分挖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潜力,在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拓展绿色发展“新赛道”,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2.22万亿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81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36.2亿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邹至庄经济研究院教授孙传旺表示,碳减排的价格发现功能在交易中得到了较好体现,碳价稳中有升。同时,碳交易的成交规模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其未来发展态势与预期也收获了各方经营主体的认可。
      绿证发展也迎来新风口。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绿证交易将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绿证相当于绿电的“身份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企业购买绿证之后就相当于消纳了绿电。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绿证累计核发量已超1.2亿个,累计交易绿证约为4620万个。今年前7个月的绿证交易量远超2022年全年。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指出,市场手段可有效激励低碳减排行动,碳市场与绿证市场为可持续金融深化发展提供了实施空间,有效的绿色溢价可促进投资者关注绿色低碳项目,有助于吸引资金流向绿色低碳行业,从而撬动金融杠杆进一步加深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正向反馈。
      与此同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重启在即。9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被看作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有望在短期内正式重启的信号。
      “自愿减排交易可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企业碳中和等活动的抵消机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永亮表示,经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CCER供给量已经短缺,碳市场扩容将带动自愿减排需求量进一步增长。
      孙传旺也指出,CCER重启有望重新激活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丰富碳减排应用场景,并为碳资产定价提供依据,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进一步扩围,八大高排放行业将逐步有序纳入碳市场。“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还不够活跃,仍处于初级阶段。”施懿宸表示,碳市场持续扩容,逐步扩大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将为我国低碳发展注入活力,打开更为广阔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信息来源:水泥网)

上一篇:2023年水泥行业供应链数字化采购发展报... 下一篇:2023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及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