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华山艺苑
华山艺苑

韩城昇隆公司 看见历史中的人——《末代皇帝》观后感

发布日期:2024-04-16     信息来源: 韩城昇隆公司     作者:张恺睿     浏览数:344    分享到:

      老电影就像一杯老酒,浓厚、醇香,带着岁月沉淀下的味道。当我看完1987年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后,那种历史悲剧中个人的渺小、脆弱与挣扎震撼了我的灵魂。看见历史中的人,这是我对《末代皇帝》这部影片最为强烈的感受!

      影片围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展开。1950年的寒冬,在东北的茫茫雪原上,一列客车从苏联驶来,其中最为重要的犯人正是爱新觉罗·溥仪。他对于自己的前途不抱信心,企图溜进厕所割腕自杀,被救醒之后,陷入了1908年的回忆中。那正是溥仪被指定为皇帝的时候。

      溥仪本是醇亲王载沣的孩子,在清王朝摇摇欲坠之际,慈禧皇太后指定载沣作为光绪帝的继承者,准备登基。从此,一个三岁的孩童成了一个古老的帝国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也因此付出一生的代价。其时已是20世纪初期,君主制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末期,不断有革命推倒王位、砸烂王冠。溥仪也无法避免这种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辛亥革命后,溥仪从宣统帝变成了民国平民,在紫禁城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近代的浪潮不断地涌向古代的宫殿。先是器物,溥仪近视了,最后配上了眼睛;再是思想,他有了一位洋师傅——庄士敦先生,让他对于西方文化有了很好的理解,更使他向往紫禁城外的世界。但是宫规森严,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他被侍从拦在宫门之外,在激愤之下,甩出一只仓鼠砸死在宫门上。他对于紫禁城外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已经不想再与世隔绝下去了。

      同时,时势的变化已经不允许他再这么与世隔绝下去了。很快紫禁城就不能再允许作为皇宫,而他也不得不走向宫外。宫内宫外,是反差极大的世界,而他在经历反差极大的生活后,依旧忘不了他曾经作为宣统帝的身份,作为清帝国最后一任君主的身份。他决心恢复祖宗基业,无论用什么办法。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已然在东北大地上渐成气候,他决心投奔日本,尝试从平民变成皇帝。

      他成功了,不过不再是清王朝的宣统帝,而是日本控制下的傀儡国“伪满洲国”的康德帝。当他似乎又成为皇帝时,他也就像是重新被关进了笼子。不过,这次笼子不再是祖宗之法,而是日本人无所不至的控制。他只有作为傀儡配合的选择,没有作为君主的权力。在看似风光的表象下,他的生活无比压抑、痛苦,他的家庭也随之扭曲、变形。在日本投降后,他的皇帝生涯就此终结。他不再是康德帝了,而是战犯溥仪。

      后来,在共和国的关怀下,他洗心革面,对自己的前半生痛加反省,特赦后成为新中国的公民。后来世事变迁,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游客,回到紫禁城,回到故宫博物院,从龙椅下面拿出了小时候藏的蝈蝈,仿佛他看见了他自己就像是这笼中蝈蝈一样。影片就此到达尾声。

      作为电影,它并不遵循绝对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原则,也是遵循相对真实的艺术表现原则。剧中的很多情节,如笼中的蝈蝈等不见得是真的历史事物,但是这些情节背后是导演精心营造的艺术隐喻。贯穿全剧始终的是人道主义的关怀。换言之,导演所关心的不是末代皇帝本身,而是被末代皇帝这个身份压迫着、为之挣扎的溥仪这个人的命运。他不是全然值得同情的,因为他出于虚荣心也曾不计后果地参与复辟的狂妄行动,并且被历史牢牢地钉在了卖国贼的耻辱柱上。真正打动观众的不是皇帝的尊贵、奢华,而是作为人所能共情的人性。

      溥仪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对于自主个人的追求,事实上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只不过溥仪特别的角色与特别的时代让这种向往变成悲剧的动因,让这种追求成为血流满地的惨剧。在历史的舞台,他并非随心所欲的主导者,而是历史的一个小棋子,没有自主的力量。所以他的个人悲剧背后是历史发展的多种历史博弈的结果。影片最为宝贵的地方在于,它通过艺术演绎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历史中痛苦与挣扎的人。(张恺睿)


上一篇:黄陵公司:春日来信 下一篇:智引公司:常敲“保密钟”绷紧“保密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