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华山艺苑
华山艺苑

观察、共情与反思——读《观刈麦》有感

发布日期:2024-05-01     信息来源: 韩城昇隆公司     作者:孟文强     浏览数:393    分享到:

      《观刈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学习篇目。在若干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中午的热浪里听过老师讲这首诗,跟老师背过这首诗。它不难懂,是白乐天“老妪能解”的直白风格,语言浅显,叙事明快。仲夏时节,农人收麦之紧张辛苦,跃然眼前;失地贫民的艰难挣扎,伤人心肝。但我距离真正读懂这首诗还是有很长的距离。为什么?因为我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没有很好地掌握,因为我对于白居易这个人太不了解。

      如今,又到了一个“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夏天。当年的语文课本早已丢掉,我也早就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初中生了。我逐字逐句抄下整首诗,背对着盛夏的骄阳反复吟哦。此时,我不仅有了关于唐代的历史知识,知道了白居易的生平、思想与主张,更有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历练。再读《观刈麦》,我读出了一位中唐士人对农民生活的观察、共情与反思。

      一、观察——官员的职责、士人的操守与诗人的表达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收成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与国家的稳定。在写作《观刈麦》时,白居易任盩厔县(今周至县)县尉。县尉是个怎样的官职?在《唐六典·三府都护州县官吏》中记载:“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用白话文讲就是处理基层事务,解决日常纠纷,保证赋税征收。作为县尉的白居易,有责任调查基层的农业生产及收获情况,负责向农民征收“皇粮国税”。这也是他深入观察农民夏收的职业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杜甫诗中“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世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日趋严重、社会危机积重难返。脆弱的小农经济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打击,小农纷纷破产,挣扎在生存线上。

      白居易出身是士大夫阶层。但国家危机日趋严重,迫使很多中唐士人必须直面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文学艺术领域,就兴起了新乐府运动。它反对当时诗歌艺术写作中崇尚华丽辞藻、刻意求奇求怪的倾向。在语言上主张直白通俗,如白居易很多新乐府诗就追求做到“老妪能解”。在写作内容上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社会痛点,反映社会矛盾。

      新乐府运动本意并不局限于诗艺,更在于借助当时流行的诗艺唤起上层社会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尖锐问题的关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正是白居易对其新乐府写作的夫子自道。

      白居易无疑是勤奋的官吏。唯有长期身处农业生产一线,才能对农家夏收场景有如此生动的描写。他首先捕捉到了农业生产紧张的节奏。一反陶渊明、孟浩然等人田园诗闲适、自在的浪漫情调,开篇就紧抓一个“忙”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此处的农家生活并非陶渊明诗中所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悠然自得;也不是孟浩然所言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那样唯美动人。农民一整年都必须为最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从播种、耕耘到灌溉、收获,再到脱壳、储存,各类农活非常繁忙辛苦。收获时节更是如此。它是壮丽的,随着燥热的夏风刮过,田野上一片金黄,处处散发着谷物成熟的芳香。这不是可以慢慢欣赏的美景,必须抢在夏季暴雨之前抢收完,否则一年辛苦都会付诸流水。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小麦收割是个体力活,必须上强壮的男劳力,全家人都得帮忙干活。于是一刻都不敢耽搁,女人家做好饭背上去,小孩子提着水跟着去,都集中全部的力量才能保住夏收成果。

      夏收是一件苦差事。诗人显然对此有切身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赤脚踩在田地里,感受到盛夏大地蒸腾的热浪。弯着腰割麦子,裸露的脊背被毒辣的日光晒得通红。但收获的苦再苦也是快乐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民全部的精力都用着如何保住夏收成果,尽最大努力收获最多的粮食。而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夏季的暴雨。所以热不足苦,但愿这样的晴天再多一些,再长一些。

     二、共情——“我”与农人、“我”与贫妇人

     共情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彼此之间共有的人性。作为县尉的白居易,事实上与这群农民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朝廷差派下来的农业赋税很重,而农民的生活相当不容易。有田耕作、收获很辛苦,而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更是孤苦无依。“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看见了一个收获场景中的拾穗的贫家妇女,她正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讨点粮食过日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她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呢?正是因为沉重、苛刻的赋税,逼迫着她不得不卖掉自家的田地,不得不跑到别人的田地里面这样可怜地拾一些别人看不上的麦穗过日子。在共情之余,作为赋税制度的执行者,白居易认为他显然是有责任的。

      三、反思——反思源于观察

      白居易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现状作出了深刻的反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本身他可以安慰自己,人各有命。我有出身、有功名,能够跻身贵族官僚阶层,靠着征收上来的钱粮过着阔绰的日子,而不必追问这些钱粮是从哪里来的。但白居易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自己和农民看作是一样的人,都有养家糊口的需要,都用同样的心肠肚皮。所以,换位思考,他看到了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县尉生活背后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破产农民。所以,自发地羞愧,反复拷问自己的良知而不得其解。他看到了社会问题之所在,没有能力拿出解决的方案,而通过当时流行的诗歌形式把问题抛了出来,质问着有着同样身份的士大夫们。

      观察、共情与反思,是中唐时期新乐府创作常见的模式。它是写实的,无论是《观刈麦》还是《卖炭翁》,都建立在世人对社会现实深入细致的观察之上;也是诚实的,写作者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写残酷的世事,也不回避自己在其中的责任。所以,自此新乐府作为一种文体深刻影响之后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历朝历代均有诗人用这种诗歌形式反映社会难题,发表个人观点。像《观刈麦》这样的作品才会被搬上语文课本,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们人生不同阶段里学习与思考。(孟文强)

上一篇:厚实、厚重——观河津市台头庙 下一篇:富平公司:从俗沉浮 与时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