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华山艺苑
华山艺苑

儿时的年,心底的暖

发布日期:2025-01-28     信息来源: 富平公司     作者:鲁婵娟     浏览数:135    分享到:

      中国人向来重视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春节,俗称“年”。在古老的传说里,中国古时候存在着一个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除夕时便会出来袭击村庄,吞噬人和动物,为了与“年”作斗争,人们点燃火把、手持武器呐喊,成功将“年”赶走,“过年”的习俗也由此诞生。
      说到过年,美食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话题,品鉴美食似乎已经成为过年的保留项目。陆游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记忆里,小时候每到年前,在外劳作一年的男人们回到村里,总要开启一场盛大的杀猪仪式。烧水、宰杀、去毛、分块……男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只需一会儿,一头肥硕的猪就会变成一块块整齐的肉。继而,女人们大显身手,经由她们烹饪过的猪肉似乎格外美味,猪肉炖粉条、酸菜猪肉、梅菜扣肉等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杀猪菜被端上饭桌……这时,我总能分得唯一的猪尾巴,这是小孩才有的特权。酒足饭饱后,勤劳的人们再度忙碌起来,将整块的猪肉裹上晶莹的盐粒,再经过晾晒风干,烟火熏制,最终成为风味独特的腊肉并保存起来,早早地为过年做上了准备。等到春节来临时,新鲜的猪肉经过一系列工艺,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烟熏腊肉,挑上一块,切成薄片,佐以鲜嫩的蒜苗下锅爆炒,端上饭桌就成了最好的下饭菜,拌着米饭来上一口,那醇厚的滋味,只叫大人小孩都陶醉其中,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除了品鉴美食,印象最深的便是放鞭炮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电视里播放着阖家欢乐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或围坐一团谈论家长里短,或是闲聊着明年的生活规划,这与我们小孩子是没多大关系的,我们有自己的欢乐天地。经过长辈允许后,将置办年货时央求父母买的鞭炮带出门去,一群小孩聚在一起,人手一盒鞭炮。有淘气的会抢来小狗的饭碗倒扣在点燃的鞭炮上,随着鞭炮声响起,碗也直飞上天,这时往往会引来两声‘汪汪’,像是在表达它的不满。不知不觉,电视里传来新年的钟声,新年的问候交织着此起彼伏的烟花声,在耳畔轰然炸响。抬眼远眺,火树银花点亮了整个山村,那绚丽夺目的光彩,成为我记忆深处最亮丽的一抹颜色。
      参加工作后我惊觉,记忆中的年味已经淡去了。小时候心心念念的新年,如今却与寻常无异。恍惚间,我竟然也成了儿时眼中最“无聊”的大人。
      可儿时过年的场景,始终是我心底浓得化不开的一抹亮色。那时的年,是美食佳肴,是鞭炮烟火,是新衣压岁钱,更是团圆与希望。纵使岁月流转,那份质朴而热烈的年味,依旧深深扎根在心底,在往后的岁岁年年,持续散发着温暖的光,慰藉着尘世奔波的灵魂。(富平公司 鲁婵娟)

上一篇:找寻“年味”:我记忆中的“过年” 下一篇:“老苗”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