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中秋韵
此刻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窗外的雨淅沥沥沥已经下了整整一天。玻璃上凝着一层薄雾,指尖划过,能触到雨丝斜斜坠落的轨迹,像极了小时候爸爸在廊下教我叠的纸船,顺着青石板的水洼慢慢漂远。桌上还放着下午便利店买的月饼,莲蓉馅的,咬了一口,甜得发腻,忽然就想起家里的手工自制月饼里,妈妈特意多加的那把芝麻。
下午,手机震了三下,是爸爸发来的照片。镜头里客厅阳台的绿植又开花了,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连空气里的甜香都快要从屏幕里漫出来。爸爸告诉我,妈妈一发现这个花开了,就开始拍照,拍了几十次,才挑出两张最满意的让他发给我,嘴里还念叨着“儿子就喜欢看我养的这个花,现在最漂亮,赶紧给他看看”。看到这话时,我眼前晃过回家时候的画面:妈妈往我左手塞零食,右手塞饮料,然后拉着我去看她的花。
我拨通了爸爸的电话,那头传来炖锅咕嘟咕嘟的声响,妈妈正在厨房熬莲子百合粥,还特意多加了冰糖,“知道你喜欢甜口”,爸爸说。我跟爸爸说,九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克服了原煤和石灰石潮湿的影响,连续阴雨等极端天气的破坏,因为摘花椒导致人员短缺的窘迫,超额完成了熟料生产任务,为了十月能再创辉煌,过节期间单位要检修,中秋回不来了。爸爸沉默了几秒,只说“工作要紧,你在那边要把自己顾好,家里不用担心”。
记得去年中秋回家,也是这样的阴雨天,一家人坐着吃干果,看中秋晚会。妈妈说“城里的月亮被高楼挡着,没有家乡的亮”,可那天根本没看到月亮。现在才明白,妈妈说的亮,从来不是月光,是厨房忙碌的灯,是院子里果树的花香,是一家人围坐时,空气里飘着的粥香与絮语。
前几天整理衣柜,翻出前年回家时,妈妈给我装的皮衣。袖口还留着补过的补丁,黑色的皮子,完美的遮盖了磨损的部位,根本发现不了旧痕。妈妈总说“外面修补的不好”,却忘了自己干活时,总要在灯下熬到半夜。今年冬天应该还会冷,还想穿这件皮衣,听妈妈念叨“娃又长胖了,皮衣都小了”,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雨还没停,回转窑上的照明灯还亮着,想起小时候中秋,再晚妈妈都会留一盏堂屋的灯,说“儿子玩累了,回来能看清路”。现在我在这里,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灯”,是看到雨打窗花时,手机里爸爸妈妈发来的照片;是无论走多远,回头总能看到的,家里的方向。
爸爸妈妈,今年不能陪你们过中秋,别太牵挂。等忙完这阵,我就回去。到时候喝一碗妈妈熬的莲子百合粥,跟爸爸一起在雨里为绿植接浇灌的水,想再听听你们说“慢些吃,别烫着”。
窗外的雨好像小了些,云层里透出一点淡淡的光,或许月亮正在努力钻出云缝。就像我相信,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看的,都是同一轮月亮。(杨国奇)